务虚实录

Science & Vision

春节档 “神仙打架”?快来看看资深电影人如何“花式吐槽”!

作者:毕晔

她是——

“一个不务正业的财经学生,从电影爱好者起步,凭一腔孤勇和三脚猫英文闯入电影行业。打滚十几年,成了一位在主流与文艺电影间反复横跳的文艺中年无孩有猫女。”


《封神2》: “神”不逢时

春节档清单出来的时候,《封神2》一直位于我的必看榜榜首。对它的期待源于第一部的惊艳呈现,总觉得续集理应更上一层楼。其实,这个被反复演绎的主题很难拍出新意,但乌尔善的第一部《封神》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导演把耳熟能详的故事拍得耳目一新,让观众在等待续集的过程中心痒难耐。没想到的是,续集像是三子家庭里不被重视的“二胎”,既不如老大作为嫡长子得重视,也不如小幺儿能得千娇万宠。鸡肋,是我最大的感叹。

第一部最大的亮点是苏妲己。不同于传统的妖艳狐妖,娜然的苏妲己演出了狐的感觉,而不是狐妖。娜然在训练营学习到的是近乎动物直觉的表演,这让她在众多苏妲己里脱颖而出。观众里碰到过“妖怪”的大概没几个,但养宠物的估计一大把。“将心比心”,纣王对妲己的爱自然能让观众共鸣。于是,网上拥有了一批“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的观众。可是到了第二部里,苏妲己除了恋爱脑和降智,毫无记忆点,泯然众人矣。

还有一位谈恋爱谈得神智不清的是姬发。他的人物成长轨迹跟传统好莱坞大片里的英雄养成模式如出一辙——先是怯懦软弱,准备放弃逃避,然后在爱情和家国情怀的鼓励下,蜕变成拯救世界的英雄。这不,姜子牙在鼓励姬发的时候就快脱口而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的话了。而姬发在最后刺杀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和那一脸的纨绔相,让人恨其不争。

殷郊的法相有很多可爱的外号:“开瑞坦”,“蓝精灵”……我看到这个形象的第一反应,不知为何闪现的是宝莱坞电影里湿婆神的印象。佛经有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导演想把他做成什么样子都是合理的。倒霉就倒霉在,《封神2》生不逢时。2024年的“黑神话悟空”一鸣惊人,整个世界都对中国的电子游戏和动画产业给予厚望。当观众们以为要上的是“满汉全席”,正襟危坐准备大快朵颐,结果后厨雷声大雨点小的端上来一盘“蛋炒饭”,这般落差观众们不“掀桌”才怪了。

如果要说《封神2》有什么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那必然是女将军邓婵玉了。很久没有在荧幕上看到这种可以跨越性别收获好感的女性形象了。邓婵玉刚出场的时候,我着实被惊艳到了。这个角色有柔情的一面,也有自己的追求。如果非要说是官配,那么她更像是与男主并肩作战的战友,而不是绕藤而上的菟丝花。《封神2》对感情线的各种描述都让我觉得似曾相识。邓婵玉是唯一一个脱了盔甲却未失风骨的角色。不管是拯救百姓的大义,还是对姬发若有似无的好感,在这个角色身上都浑然天成。而恰恰是邓婵玉身上的大气和牺牲精神,让姬发愈发显得软弱怯懦。

该角色唯一的瑕疵在于化奇怪妆容这一情节。论及女将军的形象,花木兰自是典范。但花木兰的经典设定本就是”女扮男装”,刻意隐藏女性身份是其重要人设,浓妆情节恰是为此铺垫反转。反观邓婵玉,姬发乔装河工设伏的初遇场景中,面对河工以情歌戏谑,她十分坦然,并以女将军的身份为荣。那句”让他们唱,大声点,我喜欢听”尽显女性的飒爽。这里既然没有掩饰性别的必要,那么化浓妆的情节便成多余之笔。何况《花木兰》珠玉在前,这般借鉴难免落得拾人牙慧之嫌。

论及选角,邓婵玉这个角色是非常成功的。上海戏剧学院有着培养少数民族演员的传统,出过不少知名演员那尔那茜正是上戏培养出来的蒙古族女演员。她长了一张让人印象深刻的脸——有别于传统女演员的妩媚形象,她的骨相更硬,但并不是颧骨高耸的刻薄面相,而是圆润的硬。加上一双神似阿如那的眼睛,她的形象可以说是刚柔并济、可盐可甜,美得没有攻击性,能最大程度上获得观众的好感。这个角色的成功还归因于演员的自我修炼。那尔那茜在训练营踏踏实实练出来的肌肉给女将军的体态和动作强有力的支撑。当今影视圈能真正完成拳拳到肉和男演员演打戏的女演员,恐怕屈指可数。

关于这部续集如果说还有什么要“吐槽”的话,就是小姑娘“非礼”二郎神的那段戏了。上下五千年,就没见过敢亵渎神明的小姑娘。上一个对神仙动了色心的凡人可是被女娲降了狐妖灭了国的。神仙凡人一家亲不是不可以,但需要二郎神以身入局的话,大可不必啊!


《哪吒2》:小顽童变 “小男神”

《哪吒2》其实本不是我的必看清单,只要想到动画片需要跟一堆孩子一起看,我就头疼。电影院里喋喋不休的小屁孩简直是我的“催命符”,打不得骂不得,给我自己气的半死。随着票房榜上《哪吒2》一骑绝尘,我也就硬着头皮买了早场票,希望能错开孩子们,好好看电影。

但话又说回来,孩子们虽然吵闹,却也是最诚实的观众。观影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大声喧哗,都在认真看电影。哪吒打赢了以后,还有孩子“啪啪”鼓掌加油,虽然很快被大人制止了,但还是让我印象深刻。好电影,就是让孩子们都能稳坐两个多小时的电影。

同为续集,《哪吒2》稳住了人设。饺子导演踏踏实实的说了个好故事,没有哗众取宠出什么“幺蛾子”。网友猜测映射美国的细节,比如玉虚宫长得像五角大楼、神仙牌像美国绿卡、炼丹炉上有美元标志等等——无论导演初衷是什么,“假作真时真亦假”,说“影射”就姑且当作是“影射”了吧!只要观众通体安泰,便可会心一笑。

哪吒与父母重逢和殷夫人牺牲是两大“泪点”。艺术作品最直接的价值就是能引得观众的共鸣,这一点《哪吒2》做的非常好。殷夫人引人落泪的关键点在于她是一名母亲,而不是因为她是女性。对母亲的依恋和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因而能够打动大多数观众。网上有些观众将哪吒与殷夫人的母子关系解读为“男性依靠女性角色的牺牲来成长”,我认为这并不恰当。而且,我们要避免让这种带着倾向性、甚至恶意的有可能挑起性别对立的解读成为共识。

2002年,Tobey Maguire的初世代《蜘蛛侠》里,那个影史留名的倒挂之吻激励了蜘蛛侠扭转战局大败Green Goblin。记得那时我就在电影院里发出过感叹:“果然,男人的奋斗说到底都是被女人激励的。”我们老祖宗早就点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创作的主题就一直在两性之间打转。然而,我们要明了,值得被一再提起的主题是爱,而不是某一个性别。

申公豹可能是观众公认的最为出彩的角色。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微博有条热搜是“谁能不喜欢申公豹”。当时我还惊讶,夏雨这么出彩吗?申公豹不是应该在《封神3》里才有重头戏吗?结果此申公豹非彼申公豹——闹了个大乌龙。从第一部里的大反派到第二部里让人心生惋惜的可怜人,电影里寥寥几笔就完成了人设的转折,成功地扭转了观众对他的印象。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是萌在心尖的申小豹。孺慕之情、兄弟之情、美强惨养成系——怎么叫人不心疼!电影仍在热映,大家不妨走进影院亲身感受一下?

无量仙翁的形象,乍一看怎么都觉得像Q版岳云鹏——自带喜感,又有几分荒谬。敖光不出意外全片最帅。群像塑造亦彰显功力,每个角色都鲜活出彩。

这部电影被夸赞的已经太多,最后只想挑一个小小的“刺”——电影的节奏把控。导演用了倒叙方式讲述申公豹的故事,这没问题,但节奏略有拖拉,导致收尾有些仓促。所幸的是还有彩蛋做缓冲。

目前《哪吒2》已经是国内票房和观影人次双料冠军。期待在国际票房榜上,吒儿带着敖丙继续飞。


彩蛋:

《唐探1900》:“资深男神”在这里

该片故事完整,搞笑元素一如既往,但推理环节大大减弱,同时不着痕迹地填充了一些家国情怀,虽然略显刻意,但不令人讨厌。

发哥饰演的白轩龄,在我看来简直就是《让子弹飞》中黄四郎的前传。从造型到人设都一脉相承。岳云鹏是整部戏里最打动我的演员,他用喜剧的方式演了一个悲情的角色,非常出彩。白客的选角堪称点睛之笔,郑仕良一边正经,一边搞笑,有种奇怪的协调感,让这个角色非他不可。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务虚实录”

Next Post

Previous Post

Leave a Reply

© 2025 务虚实录

Theme by Anders Nor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