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实录

Science & Vision

论摄影|林路:柯达的荣辱兴衰

“一座城市、一个时代和一段科技文化的兴衰史,被永远定格在不可复苏的胶片上——胶片时代的记忆如此刻骨铭心,柯达的故事是不是很值得一听?”


作者介绍:

林路,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两次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已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120多本。



正文

在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上,有些案例可以略过,但是柯达过去的辉煌和如今的落寞,却不可忽视——

19世纪末,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创立的柯达公司,率先推出了可以卷曲成卷的胶片,随后搭配出售一款叫做布朗尼的小型轻便相机。这一举动也推动了摄影在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原本需要有专业摄影师操作的大型相机被缩小简化,而且在使用和操作上非常便利,人们只需要买下连同胶卷在内的相机,随手拍摄,完了送回柯达门店,由店员取出胶卷冲洗,印制,等你去取照片时,拿到的还有已经装上新胶卷的相机(当然只需付低廉的费用),继续按快门就是了。难怪当时柯达的营销口号是如此深入人心:“你只需要按快门,其他的事情我们来做。”

韦伯《记忆的城市》之一

回想当年,柯达的成功离不开它强有力的品牌“柯达”。柯达相机诞生之日,伊斯曼就选中了这个名字。他认为“K”是一个幸运的字母,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字母在世界任何国家发音都相同。后来,“柯达”连同它那黄底红字的标志在全世界家喻户晓,这除了证明了伊斯曼的判断外,与柯达公司建立品牌忠诚的持续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然而,当柯达面临来自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时,却不幸倒下了。2012年柯达公司宣告破产。也就是说,宣告了一个胶片时代的结束。似乎伊斯曼早有预见,他在1932年因漫长的疾病困扰而选择自杀时,留下的便条上写道:“给我的朋友们:我的事做完了。那还等什么呢?”

当然,从伊斯曼去世到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人们毕竟还等了80年。面对数字化摄影技术的汹涌大潮,作为感光技术的龙头老大,柯达完全可以不惜巨资去研究开发这一新技术领域,最早的数字化相机也是由柯达公司所首创。但是,数字成像技术的普及也意味着柯达公司将丧失胶卷、相纸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如何在不影响现有传统技术的丰厚利润的同时,积极成为新技术的推动者和带头人,以及如何适应全新的技术产品,树立全新的品牌形象,柯达最终输在了这盘棋局上。

韦伯《记忆的城市》之二

后来,一对美国摄影家夫妇韦伯(Alex Webb,Rebecca Norris Webb)来到了罗彻斯特,从2012年春天到2013年春天之间的五次旅途中,他们纪实了日薄西山的柯达和这座城市的景观。

照片记录了曾经的辉煌和面对的困惑,亚历克斯甚至使用了仅存的柯达彩色反转片拍摄后,因为只能用黑白材料冲洗,从而留下了褪色的记忆。当然他也在街头使用了数码摄影的拍摄方式。而丽贝卡·韦伯则拍摄了罗彻斯特女性的彩色肖像和一些静物,使用的是柯达仅存的胶片。照片也展现了罗彻斯特工业发展的文化历史,包括复杂的变革过程,一座曾经辉煌的城市。

两位摄影家珠联璧合,带来的却是让人伤感的画面。一座城市、一个时代和一段科技文化的兴衰史,被永远定格在不可复苏的胶片上——胶片时代的记忆如此刻骨铭心,柯达的故事是不是很值得一听?【全】


本文节选自林路最新专著《摄影的时空碎片》(陕西新华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年12月,西安)。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原稿!


图文编辑:刘越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务虚实录”

Next Post

Previous Post

Leave a Reply

© 2025 务虚实录

Theme by Anders Norén